误区1:片面追求规模大
在我国已经有太多一哄而上的教训,由哄引发无序,进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实现钢铁物流园区信息化,其投入可大可小,因而在酝酿创建时就必须要有十分清晰的定位。因此,创办者要建成什么样规模的园区这一问题全想明白了,才能把办园区与主营生产挂起钩来,更好地完善本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作用。当然,园区信息化程度的定位来源于实践,只要在企业管理中,电脑应用能满足消除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并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可获得性趋同,改变了传统管理、经营的格局,达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要求,并符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就可以认定实现了信息化。广州运输公司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可不是这么想的,要么不搞信息化,要搞就搞一流的大而全,还动不动挂上全国钢铁物流中心。起点高了,相应的设置就低不了,投入随之也被抬高了。搞到最后,又会因起点脱离实际,规模设置越搞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长此下去很难收获预期的回报。从钢铁物流本质来看,钢铁流通因受到物流成本的限制,有一定辐射的区域,一家钢厂的产品不可能覆盖全国各地,除非是一些独家生产的特殊品种的钢材。因此,任何一个定位面向全国的钢材物流园区,如没有第三方物流平台支持,其忙到最后还只能在本地区域发挥作用,很难覆盖全国。广州物流
误区2:只考虑如何赚钱
这几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出现超预期发展,直接反映在产量上突飞猛进。众多钢厂的产量在规模效应推动下都出现翻番的势头,原有的仓储场地捉襟见肘,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扩建。在这样的扩建过程中,满足生产正常经营运作是企业首先考虑的,而不应把关注点放在赢利上。若要降低物流成本,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直供比例。目前,我国钢厂的平均水平不是很高,不会超过百分之四十,大体上可分为三档:百分之三十以下的为一档,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为一档和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一档。这样的分档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主要是和各钢厂生产的品种有关。据笔者所知,我国直供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只有宝钢一家,而直供在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大多数是长材生产厂家。因此,在今后一段漫长岁月里,钢厂应不遗余力地提高直供比,维护好销售渠道,这将有助于产业链的发展。
自营仓库扩建是必须的,扩建规模大小和信息化程度高低,只要满足本厂生产经营需要即可。如果想通过兴办钢铁物流园区赚钱,那还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钢厂自营的园区规模办得越大,肩上的包袱就会越重,这与当下经营环境是分不开的。从前一阶段钢厂整合的情况来看,在实际进行中碰到多少坎坎坷坷,至今仍悬而未决。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钢厂自营园区建成后,一些没有自营仓库的钢贸商会因业务上 的需要进驻。而 真正握有钢材源头的其他钢厂是不可能在拿不到钱的情况下,把自己生产的钢材放到竞争对手办的园区里的。首先,倘若资源整合不起来,仓库信息化程度越高,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其次,即或钢厂自营园区能整合到资源,对于钢铁产业链来说等于平添了一个中间周转环节,反倒会增加中间环节物流成本,而对于绝大多数钢材需求方来说,还不如直接到钢厂提货方便。广西专线物流
误区3:信息化平台不公开
有了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后,不等于万事亨通,许多该做的事不仅仅局限于园区信息化上,而与经营思路定位、实际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如今,一些钢厂在创建园区中,高起点,大手笔,无一不以拥有信息化这块“金字招牌”为傲。尤其是在介绍功能方面,信息化更是成为一帖妙丹灵药,能优化钢铁物流中所有的环节,能以低成本高效益获取最大化的赢利。难不成信息化果真有那么神奇吗?
远的不说,就说如今十分时尚的IT行业里为数众多的网站,真正能赚到钱的有几个,大多数还处于烧钱阶段。因为大家都看好信息化趋势,烧 钱 维护现有的网站被视为权宜之计,所以还是有人乐此不疲。这几年,各个钢厂都在走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道路,在创建园区时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课题。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初期投入的成本要核算到位,并不要求过于追求超前的设置,只要满足生产需求就行。钢厂创办的钢铁物流园区,只是为第三方平台打基础。原因很简单,钢厂自己搞的园区是达不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即使做到“三公”,也会遭遇社会舆论的责疑。在如今经济环境中,钢厂之间的整合没有政府撮合是很难见到实质性进展的。据此可以推断,钢厂兴办钢铁物流园区后,也很难吸引同行业各种钢材进入园区。试想,一个现代化钢铁物流园区在投入超大规模后,还不能成为公共平台的话,浪费是想像得到的。广州到北京物流专线
民营企业搞钢材市场,基本上具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等五大功能,而投资只是现如今钢厂办钢铁物流园区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可以预见得到,投入相差悬殊,进驻客户承担的成本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别。这就会让握有选择权的客户在权衡利弊后,作出利于自身企业的决定。选择的天平,往往倾向于低成本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