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通过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来影响宏观经济的宏观经济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二者表现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概括地说,企业物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改善供给状况、提高产业效率等方面
首先是促进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企业通过物流活动有效地将产品送达市场,实现销售,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带来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带来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提高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其次是改善供给状况。
有了企业物流活动,才能在生产地、仓储与需求地等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改善供给的同时,物流活动还使得供给的产品或服务变得丰富多彩。
从这个角度来说,物流作业提供了联接与存储的网络,它为现代经济的运转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最后是提高产业效率。通过物流整合,能够实现产业链的最佳组合,进而达到对整个产业效率的提高。
上述三个方面是物流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主要表现。在企业实践中,物流对于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对于提升某些地理位置的土地价值等也有明显的作用。具体地说,物流通过产生地点和时间效用来实现对产品价格的降低作出贡献。事实上,企业常常通过权衡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成本的增加来降低价格。
如果生产企业从技术与管理方面改善物流系统,人们一定能看到价格的下降和产品的丰富等好处。
另一方面,物流中的运输作业常常影响到土地价值。比如,航空港附近、水运码头附近以及高速公路的交汇点附近等就常常是企业设置仓库或临时存储点的理想地理位置,而这自然影响到当地的土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