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成品油价格上调,物流企业都首当其冲受到考验,成本压力倍增。连日来,国内部分城市物流企业涨价潮暗涌,相关农副产品价格应声而起。对此,我市物流业反应怎样?动向如何?记者近日走访调查了解到:截至目前,多数大连物流企业持审慎观望态度。他们说,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谁先涨价,谁就丢客户。因此,多数企业选择维持现状,同时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控制成本,自我消化新增的成本压力。
此次油价上涨第二天,大连中之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旭东就接到电话,合作方某运输企业提出,每箱可乐的配送价格要从1元提高到1.1元,上涨幅度为10%。而在中之杰负责配送的15家商超、120余家经销商的千余种食品中,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涨价,这部分成本是要计入销售成本,由消费者埋单的。”
中之杰主要负责市内各大商超的食品配送,因为不跑长途,油料成本可控制在运营总成本的30%左右。按照一台车一天跑100公里计算,刘旭东表示,每台车每天多用油8元钱,20多台车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千元,而这部分钱目前不能通过涨价、向上游经销商收取。因为,根据年初签订的合同约定,油价上下浮动不超过10%,不允许调整配送费。
因此,刘旭东表示,将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控制成本来实现收支平衡。同时,提高配送的集约化程度,将以前分头配送的货品集中起来,让运输企业“少跑冤枉道”。
长途运输企业:
载重量大、油耗高、运距长,对于“看油吃饭”的长途运输企业来说,受到近年不断上涨油价的反复挤压,已几乎无利润可言,因此,本轮油价上调带来的冲击格外猛烈。
以集装箱道路运输为例,市道路运输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集装箱运输企业油耗成本已占运营成本的50.9%。一台核定载重30吨的集装箱车辆,月均行驶1万公里,消耗柴油4000升。本轮柴油价格每升上涨0.77元,燃油成本月均增加3000元。许多企业面临不涨价就得转行的艰难抉择,行业不稳定因素增加。
由于长途运输行业经营主体分散,市场竞争激烈,议价能力和价格自律能力弱,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议价机制,因此,多数长途运输企业目前仍在观望。有企业老板告诉记者,车辆每天的固定成本就是二三百元,停一天就亏一天,所以没有利润也得接单,“要涨大家一起涨,否则,谁先涨价谁先死。”